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指标?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国家标准,以及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指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电车2026年新标准

〖壹〗、新增测试项目:一是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二是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适用范围明确:标准仅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绝缘电阻要求完善: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
〖贰〗、消费者直接受益:符合标准的新能源车保费有望下浮15% - 20%,电池终身质保条款剔除“热失控”免责项。快充安全闭环管理要求电池在300次快充循环后稳定运行,解决冬季续航缩水和充电寿命短的问题。技术路线重构:新规倒逼技术创新,固态电池因天然具备抑制热失控能力,预计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叁〗、年7月1日起,《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施行,已获批车型需在2027年7月1日前达标。
〖肆〗、是的,自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新规要求电车电池必须“不起火、不爆炸”。
〖伍〗、第一,明确并加强了对电池“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针对电池发生热失控和热扩散的情况,旧版标准没有明确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仅是模糊的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需要提供一个报警信号;新标准则明确要求热失控发生后,至少两小时内无起火爆炸,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得超过6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国家标准

年3月28日,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获批发布,2026年7月1日起实施。主要内容及变化如下:热扩散要求升级:从“单体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提升为单体热失控后整个电池系统不起火、不爆炸。
法律分析:新能源汽车“新三包”规定中,生产者需要在三包凭证上明确标示家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动力蓄电池在包修期、三包有效期内的容量衰减限值。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作为家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被纳入免费更换总成的规定范围。
我国电动汽车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已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此标准强调了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首次将振动试验内容纳入安全要求中,以评估动力电池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及可靠性。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壹〗、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针对20% - 80%充电时长不超15min的电池单体,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其他修订:明确标准适用范围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完善绝缘电阻要求;提升挤压、振动测试要求等。重要意义:保障安全:筑牢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引导技术:助力先进安全技术应用,敦促车企兼顾充电速率与产品安全性。
〖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 - 2020)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2024年5月27日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旧标准做了一系列修改,核心是提高安全要求,达到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叁〗、是的,自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新规要求电车电池必须“不起火、不爆炸”。
〖肆〗、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其他要求适用范围:明确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绝缘电阻:完善绝缘电阻要求,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
2025年国家对锂电池的规定

〖壹〗、年国家针对锂电池出台了多项规定,主要包括团体标准、动力锂电池政策以及拟立项强制性国标等方面。团体标准:1月20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批准发布了2025年首批团体标准。
〖贰〗、大要求重量限制:整车塑料部件总重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锂电池车型整车重量不超55公斤,铅酸电池车型整车重量不超63公斤。防篡改能力:控制器、电池、充电器需通过电子协议联动,超速时电机自动断电,避免“解码提速”。
〖叁〗、在产能提升方面,多地政府已明确提出锂电池产业的发展目标,并计划建设大规模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如河南、贵州、福建等省份都设定了到2025年的动力锂电池产量或产能目标。在市场推广方面,政策通过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锂电池需求的增长。
〖肆〗、热扩散要求升级:从“单体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提升为单体热失控后整个电池系统不起火、不爆炸。测试方法明确了针刺、外部直接加热、内部布置加热片三种触发方式,制造商可择一或采用等效方法,若推荐方法无法触发热失控则视为通过。
〖伍〗、首先,针对充电设施,新国标将全面实现充电电量单独计量,避免充电桩暗自乱收费。同时,要求各运营单位严格落实电价政策,降低服务费,切实减轻车主的充电负担。此外,新国标还规定,从2025年11月起,所有出厂和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和锂电池必须经过3C认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陆〗、且惠州马拉松固态电池工厂投产后预计具备年产1500万片固态电池的能力,这为市场供给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支持。不过自2024年8月1日起,我国对锂离子电芯/电池、移动电源实施“CCC”强制认证管理,未获认证并标识认证标志的锂电池不得销售,若马拉松旗下锂电池产品不符合此规定,则不能销售。
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由工信部组织制定,于2025年3月28日批准发布,2026年7月1日起针对新申请车型实施,已获批车型2027年7月1日起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相比上一代标准GB38031—2020有多处优化。测试项目调整:电芯单体测试优化3项、新增1项;电池包整体测试优化15项、新增2项。
国家对电动汽车电池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中,该标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对已获批车型设置一年过渡期,需在2027年前完成改造或退出市场,具体要求如下:测试项目与数量:包括7项单体测试,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 - 2020)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2024年5月27日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旧标准做了一系列修改,核心是提高安全要求,达到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三项强标”之电动汽车、电动客车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

GB1838420GB380322020和GB303812020这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针对电动汽车、电动客车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
“三项强标”的每一项都比前一个更加聚焦、要求更加具体,整体来看,此次“三项强标”对安全性的要求大大提升。
专门针对电动客车制定的安全标准,考虑到电动客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保障乘客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三项强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直白的说,由于电动客车的乘客比较多,电池容量更大,电机的功率更大。在安全上,风险会比一般家用纯电动车更大。所以对于电动客车,新国标对电池仓受到碰撞、充电过程、整车防水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强制性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第三部分就是专门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电动车国标新标准是三项强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国家标准和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指标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